跳到主要內容

印象·左岸奧賽美術館30周年大展之瑣碎筆記



1848~1914年作品為館方收藏品,
不只彩畫,還有家具、物品等
別於巴黎羅浮宮只收藏逝世大師作品
這次展出有五個展區,並且由奧賽美術館主導布展
非以畫派來做布展邏輯,而是風格相近與對比的條件

以下大部分邊聽導覽,邊作筆記,P.S.為自己後記

※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
歷史畫作多為大幅作品(尺寸大)
主角唯美如希臘石雕像,肌膚處會加亮釉(特殊處理)
光滑肌膚為其特色,希臘神話的諸神常為繪畫主題

《黛安娜》為希臘月神,喜歡沐浴,常伴隨鹿(偷窺者)
畫中表現是聖潔的光韻

《真諦》左下角為法國國花─鳶尾花
之前王室的代表(黃色代表勝利),後普為人民接受
此畫畫家與勝利女神雕塑家為好友,猜可能由此畫延伸出勝利女神

曖昧隱藏情緒,無法表達自己喜努哀樂
只好靠好幾隻小愛神還表述女主角收到情書的曖昧感與心中百緒

※學院派與寫實主義
《雨果肖像》為學院派最經典作品
無所不在的眼神觀看方式,觀畫者不時覺得被注視
黑色背景及黑色衣服為繪者功力所在
主角身著黑衣不被背景埋沒,並且襯出文學家穩重氣勢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《證券行人們》(竇加)
竇加喜歡繪側身的人們,並不加以描繪主角五官
如偷窺角度去定格繪圖,或如攝影瞬間取景
這樣畫法當時最為新穎繪畫技術
竇加別於印象派畫家熱愛寫生及風景畫
獨鍾於室內畫及人像,各型各業如芭蕾舞者們
描畫出台下舞者練習等待時的姿態
那些不為人知的一面

雷諾瓦
晚期因風濕性關節炎所苦,晚期人物畫輪廓不明顯,卻能精準呈現神情
畫作人物多數豐腴柔美(即使模特兒為瘦子)
《彈鋼琴的少女們》有五個版本
可透過窗簾、花瓶等背景細節處比對



《裸女與小狗》
類似古典主義畫派的主題與技法,
但內容(主角逗弄小狗)與房間擺設大為不同

《拾穗》
聖經中提到給女人小孩的補給,能在某個時間內稻田拾遺落的稻穗
米勒畫出老中青三位女主姿態不同
老─黝黑(白種人)
中─拾最多,彎下角度最大
青─藍帽蓋住脖子,怕曬
人的位置都在水平線下,顯示謙卑

另一幅《拾穗》卻是歡樂幸福的氛圍
反而討得權貴歡心,且入圍沙龍


※印象派與自然主義
學院派轉型,人物描寫生活化,與古典技巧美化

塞尚與柯洛同為林中有建築的畫作(比較)
半圓形幾何的林中建築
塞尚用色較渾厚鮮明,湖中白點為畫龍點睛之處

尤金‧布丹被稱天空之父,天空下筆表現優異
(提拔莫內)


畢沙羅晚期學習描點法
也是本展特色,畢沙羅畫風大轉折
秀拉的畫風注重結構(本站人物像是早期畫作)
畢沙羅注重視細節,常呈現家庭溫馨氛圍
(P.S.從自然寫生轉為點描法)

與莫內同時期─希萊斯Affred Sisley
本展四幅畫作,顏色抒情柔和,陽光肆意
希萊斯生活困苦,安貧樂道,死後才成名

P.S.
The Loing Canal粉紅色土黃之使用,使肅蕭帶點柔和
Le Pant de Moret  顏色鮮明天氣晴朗,適合郊遊




莫內
早期風景畫

P.S.退深三尺乃為最佳觀看方式
賽納河畔維特伊河面與天空留白處理,在西畫中難得一見

※象徵主義與折衷主義

《閱讀女子》技法為帶有朦朧美的暈圖法
女子肌膚與髮絲似乎會發光
Jean-Jacques  Henner 1829~ 1905

※二十世紀現代藝術之起源
二十世紀納比派─納比指先知,注重內在心靈,圖像的語言

《大裸女》雷諾瓦晚期之作品
肌膚的描繪吹彈可破,呈現柔美的光暈
又被稱幸福大師


《午睡》梵谷
清醒時的畫作,呈現的顏色的語彙(感)
鮮明,筆觸快,有種生命力

高更
印象派,色塊,無漸層無遠近
顏色鮮明
即使遠方的房子也是色塊
色塊為近代寫意式的創作技巧

P.S.畫框很美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高雄‧佛光山與佛陀紀念館】體驗佛寺兩日生活--Day1掛單

【南勢角‧華新街】再訪細嘗小緬甸‧華新街小指南

大概沒想到很快又去了兩趟華新街(相距一星期) 連阿美的老闆都認得我…… 第一趟是帶朋友細細走細細買細細吃,補足遺憾(以I代表) 第二趟是走代購行程,再買一些沒買過的來挑戰一下(以II代表)

【宜蘭羅東‧東之本】巷弄定食

這次應同事美女姐姐(她逼我一定要這樣叫她)之邀 挑選這間日式定食店 印象中已經開了十幾年 近年網路介紹不少,評價有好也有壞 最好先訂位,並且營業時間有限定喔 因為在巷弄,一不小心就容易錯過 羅東文化工場旁的中信房屋巷子進入 就可以發現入口佈滿日式風情的東之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