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【台南後壁‧菁寮社區及土溝(GOTO)農村美術館】稻稻來農莊漫步

<野放計畫‧Day3>
一早搭上電車,不少通勤人士上車,大概得站一陣子。
聽著宇宙人<一起去跑步>,搭配電車滑行的步伐,輕快又明亮。















原以為台南會源源不絕的梅雨,這也是出發前我所擔憂的。
因感冒未癒加氣象報導滔滔不絕的梅雨季,所有備案都是「找離旅館最近的咖啡館,發呆、書寫、閱讀,及寫明信片」,在陌生城市觀賞其他人何嘗不是種旅行方式?
這次10天旅行以探訪親友為主,結束又得匆匆回去準備朋友婚宴。
再者,我幾乎放棄去規劃行程,隨心所欲,隨在地朋友安排即是,可謂「小敏」上身。
給我是非題,我都說「好啊」!(除了被抓去賣)


在新營車站下車,今日在地朋友是同學「大帥哥」!
平時非假日擔任赤崁樓志工的大帥哥,練就一身導覽解說的好口才,拜他之賜才能一覽後壁美麗的稻田景色。
一上車就被虧:仙女阿!
被笑仙女,仙女想去的地方都不是普通人想去的地方,更不能用凡人的邏輯去思考仙女不食人間煙火的路線。
(是嗎?攤手,無奈,我只是有關懷土地的情操)


因為事前計劃我就點名:無米樂社區及土溝。
對一般人來說大概想去都是熱鬧的景點,相較之下,無米樂社區及土溝是人煙罕至的地方。如果沒有大帥哥帶路,我還是想盡辦法去,那時我還天真回應說:用走的(也會到)。
繼在第一次去太魯閣,沒有網路沒有事先做功課也沒有人帶路,從遊客服務中心走至長春祠2小時,我再也不擔心不會抵達我想去的地方!
後來發現,走....其實很有距離,根本是遠得要命的社區。
大嫂:有天會走到的。
王小敏,真的要走,你就糗大了。我心裡想。


第一站,吃早點,台南新營人早餐─豆菜麵
豆菜麵是冷麵,上桌打破我的想像,原以為是熱呼呼的麵搭配熱湯。想想:南部這裡都那麼熱,早上吃兩碗熱呼呼還得了?
食物,常常打破我南北僵化的思維,也反映在地食物在地文化。
冷麵條搭配蒜頭醬油,微鹹帶點蒜頭香氣,麵條彈牙。















雖是路邊小攤,通常都有驚豔之感。
這就是旅行冒險最令人回味之處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第二站:菁寮社區(無米樂社區)
菁寮社區因無米樂紀錄片聲名大噪,帶來人潮。
熱鬧地集中在十字型區域,首先探訪是古蹟─
「金德興藥鋪」

















「金德興藥鋪」為保存良好的閩式建築,沒有過度的修復,保留當時繪圖風格與建築特色。















內部陳設保留藥舖原有的樣貌,那些櫃上的文字逐漸斑駁,陳年玻璃瓶排排站,除了現代電風扇,其餘的氛圍不變。















這棟古蹟依舊有人居住,主人家習慣早晨看報沁茶。
雖然非假日探訪,主人家依舊歡迎入內參觀。
大帥哥與主人閒聊,對於這棟建築的保存計畫有所感概。這大概是所有住在古蹟中的人家都有的反應,居住於此,被列為古蹟後,就不能隨心所欲,連個簡單的修繕都可能被視為需要專業人士協助,深怕一不小心就毀壞,如此小心翼翼,生活起來不自在。
在尚未列為古蹟,卻被視為古蹟,後代子孫並所有人都負擔的起修繕費用,不能改建,不能過度修繕,等待政府經費的同時,這棟建築也在風雨中飄搖。不免想起前幾年頭城老街看到用更高大鐵皮屋頂蓋住的老宅,只能預防性減少倒塌,內部仍在腐朽。


「稻稻來」

保有舊庄稼的餐廳,提供老人供餐及旅人在地方味食物。




在牆上仍見就是水泥混穀粒的痕跡,依稀可以想像舊時的建照房子技術,用竹用土用磚頭,歷史軌跡悄悄映於牆磚上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熱帶水果波羅蜜提醒我已經在北回歸線以南。














沿著地上指標走,尋找「荷蘭井湧泉」














「茶室」
非假日的當下,當地人聚會喝茶休憩之所在,居民也親切跟我們打招呼。




仍使用中的井

特別的石製洗衣版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「兩美理髮店」

超酷伴手禮─手工鵝毛棒(長$100元,短$80元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老老闆拿出吹風機,手勢輕柔,將一顆顆圓滾滾的毛棒吹的更蓬鬆,看似一棵棵將起飛的蒲公英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「新和源餅鋪」


















多久沒吃到傳統漢餅?





















「崑濱伯」被一群政治人物圍住,我只想遠離....(飄走)

「墨林文物館」(這裡算墨林社區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「建成鉛桶店」
















此時店休,只能貼近窗一覽風光















從許多小細節可以看的出這裡的社區營造團體用心,安排農村體驗行程,有歷史意義的店家之介紹等等。雖不抵7-11入侵,往好的面向想,農村老人化,或許7-11能提供老人健康或照護服務,成為真正好鄰居和在地社區做結合。
















明明是農村,為何條碼貓抓魚?
(我以為會拿稻子之類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非假日來此,雖不能每間都逛到(有的只做六日生意),也不見得都是歡迎光臨。
邊逛邊晃,心中多了份閒情逸致,不用聽見其他觀光客喧嘩,細細觀察在地人平時生活。


路過美景─聖十字教堂
於後壁菁寮國小附近,建於1960年,德國建築師哥德佛萊德‧波姆(Gottfried Böhm)設計,在尚未得到普立茲克獎前,建築師首座海外作品,亦為全台獨家,別無分號。
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延伸介紹:
[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展] 之10 台南後壁菁寮聖十字架堂, 1960
http://www.forgemind.net/phpbb/viewtopic.php?t=14593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第三站:土溝社區















一進入土溝社區,就能感覺到農村的寧靜。
不像菁寮還帶點市集的熱鬧,有喧鬧的人聲汽車聲,這裡感受是寂靜,連條狗都不易在我們面前閒晃
經過農村再生計畫,進行社區總體營造,進入「美術館是村,村是美術館」境界。
土溝多了許多藝術品,也多了幾分人氣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「社區改造」一事並非想像中把藝術品置入農村中簡單,必須凝聚村民的社區意識,同意自己的身家財產進行改造,無數次的溝通協調,呈現想要的生活空間與美感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跟大帥哥討論社區改造一事,其實不是單單把村落佈置美麗就結束,後續問題才是更大問題。
如果為營利導向,需要更多遊客湧入,或者非營利導向,大量遊客湧入導致的生活變化(無論質或量也好),居民的感受和生活改變與營運管理問題反而不容易處理。
社區走向風景區,這可否也是當初在營造所願的?


















一趟旅程下來,我看了許多意想不到的風景與東西,多謝大帥哥指點迷津。
後壁一望無際的稻田亦令我心醉,當風吹過漂亮的稻田,撥弄出漸層的顏色,十分美麗!

家鄉宜蘭稻田也很多,但歷經開放建照及容積率之後,農村都市化,稻田不再一望無際,取而代之是與地景格格不入的農舍或民宿。想看農田,或許還要開半個小時到更郊區的地方才見著那種稻田壯碩之美。這樣子改變,我可很失落!
猜一食材



















最後要離開後壁
記得帶個<後壁冰糖醬鴨>當伴手禮,超好吃!















地址:台南市後壁區後壁里42-18號
電話:(06)6872078
傳真:(06)6872087
http://www.houbi.com.tw/pc.html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高雄‧佛光山與佛陀紀念館】體驗佛寺兩日生活--Day1掛單

【南勢角‧華新街】再訪細嘗小緬甸‧華新街小指南

大概沒想到很快又去了兩趟華新街(相距一星期) 連阿美的老闆都認得我…… 第一趟是帶朋友細細走細細買細細吃,補足遺憾(以I代表) 第二趟是走代購行程,再買一些沒買過的來挑戰一下(以II代表)

【宜蘭羅東‧東之本】巷弄定食

這次應同事美女姐姐(她逼我一定要這樣叫她)之邀 挑選這間日式定食店 印象中已經開了十幾年 近年網路介紹不少,評價有好也有壞 最好先訂位,並且營業時間有限定喔 因為在巷弄,一不小心就容易錯過 羅東文化工場旁的中信房屋巷子進入 就可以發現入口佈滿日式風情的東之本